后疫情时代,全国或将迎来三甲医院建设潮。
3月9日,江苏省常委、苏州市市委书记蓝绍敏主持会议,专题调度苏州市三级甲等医院建设工作。
在此次会议中,蓝绍敏强调,建设三级甲等医院是一项民生工程,苏州是全国第二移民城市,必须要有和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公共医疗卫生供给,满足人民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。
因此,未来将加大财政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,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三级医院数量要力争增长50%,三甲医院要力争新增10家。
事实上,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,暴露出公共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,就在政府多部门在启动预备方案的同时,也希望能正视差距、尽快补足短板。尽管此次疫情是随机事件,但今后加大公共卫生建设已成必然趋势。
据健识局的不完全统计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天津、福州、厦门等地均着手扩建大型三甲医院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在本轮新冠肺炎疫情的推动下,省市级的三甲医院或将迎来一轮建设潮。
多地扩建+县域升级
1000家三甲医院缓解看病难现状
早在今年1月,2020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马晓伟强调,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要改革完善疾控体系,规范医联体建设和管理,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。
曾几何时,到三甲医院看病,已逐渐成为中国民众的就诊习惯。据《2018年中国大医院门急诊量排行榜》显示,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广东省中医院、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武汉同济医院、武汉协和医院这五所医院位列全国前五名,2018年门急诊人次均在570万人次以上。
毫无疑问,这么庞大的门诊量的背后,是医务工作者繁重的工作量,这也致使大医院处于人满为患的尴尬境地。
为破解这一难题,各方也开始积极努力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广州等地纷纷规划和扩建三甲医院,各级政府希望通过扩建三甲医院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,彻底缓解长期以来困扰患者的“看病难”、“看病贵”的难题。
不过亦有分析人士指出,建设三甲医院并非一蹴而就的工程,倘若这些医院真能投入使用,也还需要1-2年的时间。
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面前,正当大量的患者融入三甲医院之时,这让原本拥有丰富医疗资源的湖北省,也一时间变得应接不暇。
为了完善我国的医疗体系建设,各级政府一方面在建设三甲医院,另一方面也在将县级医院升级成为三甲医院。2019年6月,国家卫健委印发通知称,确定了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500家县级医院和500家县级中医医院。
这也就意味着,这1000家县级医院要升级三级医院。此前,根据北京市医改办原主任韩晓芳的调查,大医院至少三成以上的患者都是得了慢病来定期开药的,再加上很多小病和常见病,保守分析,如果真正建立起分级诊疗,大医院的患者数量至少会分流一半。
图/ 视觉中国
业内普遍认为,未来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,保证“大病进医院,小病进社区”,才能有彻底解决我国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。
市场必将扩容
业界预计今年有望突破3万亿
无论是扩建三甲医院,还是县级医院升级,今后的医药市场必将扩容。
有数据显示,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销2018年高达1.16万亿,而零售药店及基层机构药品销售额根本为3919亿和1671亿,分别占比22.9%和9.7%,占比有所提升。
2019年5月,国家卫健委先后印发《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》和《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》的两份通知,均明确要以三甲医院为龙头,将优势的医疗资源向县级市场所倾斜。
随后,国家卫健委于2019年6月印发《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县级医院的名单》,确定建立500个县的紧密型医共体的形成,随着医疗机构的全面升级,未来将有更多优质药品以及手术器械可在基层使用。
与此同时,随着一致性评价、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改革政策陆续推进,医疗机构市场将腾笼换鸟,大批的创新药会陆续进入市场。
根据中康样本医院数据显示,2018年Q3以来多种新近上市的抗癌药物在医药端销售快速上升,安罗替尼、伊布替尼等新上市产品2019年Q1环比增长超过200%。
行业预计,到2020年中国医药产业将突破3万亿的生产总值。
现如今,各大药企都在广招医药代表。有分析人士透露,主要目的在于抢占人才,组建销售团队,尝试资源向县域市场倾斜。另外,也有一些药企选择合作方式,准备在基层市场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。
不可否认的是,今后随着政策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,药品的采购、支付、用药、管理的方式都有些许的变化,基层市场将成为药企争夺的又一大市场。
<p style="color:#333333;font-family:-apple-system-font, BlinkMacSystemFont, " font-size:17px;text-align:justify;background-color:#ffffff;"="">来源:健识局